氧化法是通過其它強氧化性物質,在一定條件下將亞氯酸根氧化為二氧化氯,其中次氯根、過硫酸鹽、過一硫酸氫鉀復合鹽、鹵酸鹽等均可將亞氯酸鹽轉化為二氧化氯,其中只有次氯酸根較為適合,其它氧化物質很難滿足現(xiàn)時需要。經過篩選次氯酸根氧化法,以選擇二氯異氰尿酸鈉最為合適。其反應方程式原理為:
2NaClO2+HClO+HCl=2ClO2+2NaCl+H2O
經核算1g含量為80%的亞氯酸鈉能產出0.597g二氧化氯。其生產配方(氯氧化法)總結如下:
1、一元粉劑配方
A、含量80%的亞氯酸鈉10%+含量60%的二氯異氰尿酸鈉5%+無水氯化鎂2.5%+無水硫酸鎂5%+無水硫酸氫鈉17.5%+鹽35%+無水硫酸鈉25%。
B、含量80%的亞氯酸鈉15%+含量60%的二氯異氰尿酸鈉7.5%+無水氯化鎂2.5%+無水硫酸鎂5%+無水硫酸氫鈉20%+鹽30%+無水硫酸 鈉20%。
C、含量80%的亞氯酸鈉20%+含量60%的二氯異氰尿酸鈉10%+無水氯化鎂2.5%+無水硫酸鎂5%+無水硫酸氫鈉27.5%+鹽20%+無水硫酸鈉15%。
D、含量80%的亞氯酸鈉25%+含量60%的二氯異氰尿酸鈉12.5%+無水氯化鎂2.5%+無水硫酸鎂5%+無水硫酸氫鈉35%+鹽10%+無水硫酸鈉10%。
2、一元片劑配方
A、含量80%的亞氯酸鈉10%+含量60%的二氯異氰尿酸鈉5%+無水氯化鎂10-15%+無水硫酸鎂5%+小蘇打10%+無水硫酸氫鈉30%+無水硫酸鈉25-30%。
B、含量80%的亞氯酸鈉15%+含量60%的二氯異氰尿酸鈉7.5%+無水氯化鎂10-15%+無水硫酸鎂5%+小蘇打7.5%+無水硫酸氫鈉35%+無水硫酸鈉25-30%。
C、含量80%的亞氯酸鈉20%+含量60%的二氯異氰尿酸鈉10%+無水氯化鎂10-15%+無水硫酸鎂5%+小蘇打5%+無水硫酸氫鈉35%+無水硫酸鈉10-15%。
上述片劑配方容易造成片劑在空氣中粉片,需隔絕潮濕空氣密封保存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,需調整以上生產方案如下:
a、含量80%的亞氯酸鈉10%+含量60%的二氯異氰尿酸鈉5%+ENKE?干穩(wěn)助劑5%+硼酸10%+小蘇打10%+無水硫酸氫鈉30%+無水硫酸鈉20%+鹽10%。
b、含量80%的亞氯酸鈉15%+含量60%的二氯異氰尿酸鈉7.5%+ENKE?干穩(wěn)助劑5%+硼酸10%+小蘇打7.5%+無水硫酸氫鈉30%+無水硫酸鈉15%+鹽10%。
c、含量80%的亞氯酸鈉20%+含量60%的二氯異氰尿酸鈉10%+ENKE?干穩(wěn)助劑5%+硼酸10%+小蘇打5%+無水硫酸氫鈉35%+無水硫酸鈉10%+鹽5%。
3、氯氧化法配方控制要點:
A、此類配方安全不易控制,應嚴格原輔料控制水分<0.5%,二氯異氰尿酸鈉<3%。
B、此類配方生產存在較大風險,應加強生產環(huán)境控制,溫度25℃以內,相對濕度50%以下。
C、此類配方對工人傷害較大,由于生產時有氯味,應做好防毒防護。
D、由于硫酸氫鈉吸潮時易與氯離子發(fā)生反應生成氯化氫氣體,造成
產品穩(wěn)定性差,混料時應將硫酸氫鈉與無水硫酸鎂先進行混合,再依次加入無水元明粉、二氯異氰尿酸鈉、氯化鎂、氯化鈉混合,最
后加入亞氯酸鈉混合均勻。也可將一半無水硫酸鎂與亞氯酸鈉,一半無水硫酸鎂與硫酸氫鈉預混后再進行混合均勻。
4、氯氧化法總結
氯氧化法優(yōu)點在于活化速度快,收率高,亞氯酸鹽殘留低;其缺點也非常明顯,本身屬于危險化學品,帶有刺激性氯味(低味的不易溶),其一元產品配方反應激烈不易控制,生產過程和產品的運輸儲藏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;二元產品因二氯異氰尿酸鈉與酸難溶而不宜添加,致使目前大多數(shù)二元產品采用亞氯酸鈉為A劑、酸為B劑,致使其活化后收率較低,亞氯酸鹽殘留嚴重。